北京
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P Q R S T W X Y Z

开车头晕?可能是车内甲醛在作祟!

很多车主都有过这样的经历:刚买的新车,开不了多久就会感觉头晕、恶心,甚至出现喉咙干痒、眼睛刺痛等不适症状。一开始可能以为是自己没休息好,或者是车内空气不流通,但如果这些症状反复出现就需要警惕 —— 这很可能是车内甲醛超标在 “作祟”。

作为一种常见的室内空气污染物,甲醛在密闭的车内空间里更容易积聚,对人体健康的威胁也更隐蔽。下面,我们就从专业角度拆解车内甲醛的来源、致病原理、检测方法和清除策略,帮你远离 “移动的毒气室”。

 

一、车内甲醛从哪来?3 类 “隐形污染源” 要警惕​

不少人认为只有新车才会存在甲醛问题,实则不然。车内甲醛的释放是一个长期且持续的过程,即便车辆已经使用了 1 - 2 年,依然可能存在甲醛超标的风险。其来源主要集中在以下 3 个方面,有些甚至是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的部件:

1、内饰材料:甲醛释放的 “重灾区”​

车内的座椅、仪表盘、门板等部件,大多采用了聚氨酯泡沫、人造革、塑料件等材料。在生产这些材料时,为了增强其粘合性和柔韧性,会添加含有甲醛的脲醛树脂胶粘剂。

以座椅为例,一套皮质座椅的粘合面积可达 5 - 8 平方米,每平方米胶粘剂的用量约 100 - 150 克。而脲醛树脂在常温下会缓慢分解,持续释放甲醛。

更为隐蔽的是,车内的地毯、脚垫等纺织品,在印染和定型过程中也会使用含甲醛的助剂,其作用是防止面料起皱、褪色。

2、辅助材料:小部件也藏 “大隐患”​

除了那些大件的内饰,一些看似不起眼的辅助材料同样是甲醛的“藏身之地”。比如车内的密封胶条,为了确保其具备良好的密封性和耐老化性,会添加甲醛类防腐剂;

还有车身的阻尼片(它贴在车身内部,主要作用是减少噪音和震动),部分价格低廉的阻尼片会使用含甲醛的沥青作为原料。

这些小部件虽然单个释放的甲醛量并不高,但在密闭的车内空间里,它们会形成“叠加效应”,导致车内甲醛浓度不断升高。

3、外界污染:“二次带入” 不可忽视​

除了车内自身释放的甲醛,外界环境的甲醛也可能 “趁虚而入”。比如在堵车时,周围车辆的尾气中含有少量甲醛(汽车尾气中甲醛浓度约 0.1-0.3mg/m³),如果此时打开车窗或外循环,尾气中的甲醛会进入车内;另外,停车时如果周围有装修工地、化工厂等污染源,甲醛也可能通过车门缝隙、空调系统进入车内,形成 “二次污染”。​

除了车内自身会释放甲醛,外界环境中的甲醛也可能“趁机而入”。例如,在堵车的时候,周围车辆排放的尾气中含有少量甲醛(汽车尾气中甲醛浓度约为 0.1 - 0.3mg/m³),如果此时打开车窗或者开启外循环,尾气中的甲醛就会进入车内;

另外,当车辆停放时,如果周围有装修工地、化工厂等污染源,甲醛也可能通过车门缝隙、空调系统进入车内,造成“二次污染”。

开车头晕?可能是车内甲醛在作祟!-图1

二、甲醛为何会导致头晕?从 “生理机制” 看危害​

很多人判断车内是否存在甲醛,仅依赖 “鼻子闻” 的方式,认为没味道就意味着安全,这其实是一个严重的认知误区。

甲醛的嗅觉阈值(人能闻到的最低浓度)在 0.06mg/m³上下,而根据《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(GB/T 27630—2011)》,甲醛的安全限值是 0.1mg/m³。这意味着,当你能闻到刺激性气味时,车内甲醛浓度已然超标;即便闻不到异味,车内也可能存在低浓度甲醛,长期接触同样会引发身体不适。

那么甲醛是如何导致开车头晕的?从生理机制来看,主要有两个过程:

首先,当我们吸入含有甲醛的空气后,甲醛会刺激呼吸道黏膜,使其出现充血、水肿的症状,进而导致呼吸道变窄,氧气吸入量减少。与此同时,甲醛还会破坏呼吸道表面的“纤毛”(这是一种细小的毛发状结构,主要功能是清除呼吸道内的异物和分泌物)。当人体处于缺氧状态时,大脑会最先作出反应,从而引发“缺氧式眩晕”。

其次,甲醛不仅会对呼吸系统造成伤害,还会通过血液循环进入大脑,干扰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,降低神经递质的传递效率。这会导致人注意力难以集中、反应变得迟缓,这也是在甲醛超标的车内,驾乘人员容易感到疲劳、犯困,进而增加交通事故风险的原因。

需要特别指出的是,不同人群对甲醛的敏感度存在差异。老人、小孩、孕妇以及患有哮喘、鼻炎等呼吸道疾病的人群,由于身体抵抗力相对较弱,对甲醛的耐受阈值更低。但无论是否有明显感觉,长期处于甲醛超标的车内环境,都会增加患慢性呼吸道疾病、过敏反应的几率,甚至可能对免疫系统造成损害。

开车头晕?可能是车内甲醛在作祟!-图2

三、如何判断车内甲醛是否超标?两类检测方法需知晓

既然车内甲醛看不见、摸不着,怎么才能知道它是否超标呢?目前常见的检测方法主要有 “家用自测” 和 “专业检测” 两种,各有优缺点,大家可以根据需求选择。​

1、家用自测:便捷但精度有限​

家用自测主要借助 “甲醛检测盒”,其价格较为亲民(约 20 - 50 元/盒),操作也相对简单,适合用于初步判断车内甲醛浓度。使用时,只需将检测盒中的试剂倒入吸收盒,然后把吸收盒放置在车内(通常放在座椅上,且要远离空调出风口),接着密闭车窗 30 分钟后,加入显色剂,等待 10 - 15 分钟后,对比色卡即可大致得出车内甲醛浓度。

不过,甲醛检测盒的精度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。例如,车内温度过高或过低(甲醛的释放量会随温度升高而增加,温度每升高 10℃,释放量约增加 1 倍),或者在检测时打开了空调或车窗,都可能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。因此,家用自测更适合作为 “初步筛查”,如果检测结果显示超标,建议进一步进行专业检测。​

2、专业检测:精准但成本较高​

专业检测是由第三方检测机构运用专业仪器开展检测工作,其精度更高(误差可控制在 ±0.01mg/m³ 以内),适合需要准确了解车内甲醛浓度的情况。检测时,工作人员会使用 “气相色谱仪” 或 “分光光度计” 对车内空气进行采样分析,同时还会检测苯、甲苯等其他 VOCs 的浓度,并出具详细的检测报告。

专业检测的成本相对较高(约 300 - 800 元/次),但能提供更可靠的结果。如果检测结果显示甲醛浓度超过国家标准(我国《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》规定,车内甲醛浓度应≤0.1mg/m³),就需要及时采取措施清除甲醛。

开车头晕?可能是车内甲醛在作祟!-图3

四、车内甲醛怎么除?3 个 “有效方法” 别踩坑​

面对车内甲醛,很多人会尝试各种 “偏方”,比如放柚子皮、活性炭、香薰等,但这些方法大多效果有限,甚至可能产生二次污染。下面就为大家介绍 4 个经过验证的有效方法,帮你科学清除车内甲醛。​【延伸阅读:除甲醛最有效方法

1、通风换气:经济的 “基础方法”​

通风换气是清除车内甲醛最直接、最经济的方法。因为甲醛具有挥发性,通过打开车窗、天窗或开启空调外循环,能让车内的甲醛随空气流动排出体外,降低车内甲醛浓度。

建议停车时(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),打开车窗缝隙保持通风;开车途中,若天气条件允许,尽量打开车窗或天窗;即便在冬季,也可每隔 1 - 2 小时打开车窗通风 5 - 10 分钟,防止甲醛在车内积聚。

不过,通风换气的效果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大。当外界空气质量不佳,如遭遇雾霾天、沙尘暴天,或者周围存在污染源时,长时间开窗通风并不适宜。此时,可开启空调内循环,并配合其他方法共同清除甲醛。

2、物理吸附:选对材料才有效​

物理吸附是利用吸附材料的多孔结构,吸附车内的甲醛分子。常见的吸附材料有活性炭、分子筛、硅藻泥等,但不同材料的吸附效果和使用寿命差异较大。​

- 活性炭:活性炭价格亲民,是较为常见的吸附材料。然而,它的吸附能力相对较弱,且极易达到饱和状态。通常情况下,使用 1 - 2 周后就需要及时更换。若未能按时更换,已吸附的甲醛会重新释放出来,导致车内甲醛浓度反弹,造成二次污染。鉴于其特性,活性炭更适合作为辅助吸附材料,可放置在车门储物格、座椅下方等空间较小的地方。

- 分子筛:分子筛的吸附能力明显优于活性炭,而且不容易饱和。其使用寿命较长,一般可达 3 - 6 个月,减少了频繁更换的麻烦。由于其良好的吸附性能和较长的使用寿命,分子筛适合在车内大面积使用,比如放置在仪表盘、后座等位置,能够有效吸附车内空气中的甲醛。

- 硅藻泥:硅藻泥是海洋浮游生物硅藻沉积、石化而成的天然矿物,它的表面有着无数微小孔穴,孔隙率达90%以上,这些孔穴决定了硅藻泥有很强的吸附能力,能够将空中悬浮的有害气体和浮尘吸到小孔里面。而且,硅藻泥不仅吸附能力强,还具有一定的环保性和装饰性,能为车内增添一份自然清新的氛围。

开车头晕?可能是车内甲醛在作祟!-图4

3、化学分解:专业但需谨慎使用​

化学分解是使用含有化学试剂的产品(如甲醛清除剂、光触媒),通过化学反应将车内的甲醛分解为无害物质,就像给甲醛来了一场 “化学大变身”。这种方法见效快,但需要谨慎选择产品,避免使用含有刺激性成分的产品,避免造成二次污染。​

- 甲醛清除剂:甲醛清除剂分为氧化型和封闭型。氧化型清除剂通过氧化反应分解甲醛,效果较快,但部分产品含有强氧化性成分(如次氯酸),可能会腐蚀车内内饰;封闭型清除剂通过在材料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,阻止甲醛释放,但保护膜容易磨损,需要定期重新喷涂。​

- 光触媒:是一种更安全、更持久的化学分解方法。光触媒在光照(尤其是紫外线)的作用下,会产生强氧化性的羟基自由基,将甲醛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,且本身不消耗,使用寿命可达 1-2 年。但光触媒的效果受光照条件影响较大,车内光照不足的区域(如座椅下方、脚垫下方)效果会较差,建议配合车载紫外线灯使用。

 

实际上,清除车内甲醛的最好方法是从源头控制。在买车或装修车内时,应选择低甲醛、环保的材料。比如买车时,尽量挑选内饰使用环保材料(如水性胶、无甲醛塑料)的车型,避免选择低价的“库存车”(库存车长期密闭,甲醛容易积聚);装修车内时,避免使用劣质的脚垫、座套、香水等,这些产品大多含有较高浓度的甲醛。

相关推荐:

影响甲醛挥发的因素有哪些?

甲醛多长时间会挥发完?

怎么除甲醛有效?

举报内容
  • 内容不真实
  • 旧闻重复
  • 内容质量差
  • 软文广告
  • 侵权投诉
  • 其他问题,我要吐槽
推荐商家
评论:0
暂无更多评论
举报此人
  • 淫秽色情
  • 营销广告
  • 恶意谩骂攻击
  • 其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