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家全是环保家具,还有必要除甲醛吗?
来源:呼吸熊 发布时间:2025-10-24 11:37:15
“我家所有家具都是 E0 级环保板,商家说零甲醛,应该不用除醛就能直接住吧?”在装修过程中,不少业主不惜花费高价选购所谓的“环保家具”,满心以为这样就能彻底解决甲醛问题,甚至直接跳过除醛环节直接入住。但现实是:多地 CMA 检测机构数据显示,即使全屋使用合规环保家具,仍有一定的家庭出现了甲醛超标的情况。
所谓 “环保家具”,并非 “无醛家具”,而是甲醛释放量符合国家标准(如 E0 级≤0.05mg/m³、E1 级≤0.124mg/m³)。但是,当多件“低醛”家具集中摆放在有限的室内空间中,再加上墙面胶、地板胶等隐藏的污染源,就会产生“叠加污染”效应,使得室内甲醛浓度超出安全标准。
一、“环保家具” 不是 “无醛家具”,这 3 个认知误区要避开
很多人对“环保家具”的理解存在偏差,误以为 “选了环保家具就万事大吉”,但实际上这些误区可能让你忽视潜在的甲醛风险。
(一)误区 1:“E0 级 = 零甲醛”—— 国标限值≠无醛
E0 级是我国针对人造板甲醛释放量制定的常用高标准(甲醛释放量≤0.05mg/m³),但需要明确的是,“≤0.05mg/m³”指的是“每立方米空气中的甲醛释放量上限”,并不意味着板材完全不会释放甲醛。
举个例子,假设有一件 E0 级颗粒板书柜,它符合国家标准。但如果客厅里同时摆放着书柜、电视柜、茶几这3件E0级家具,在狭小的空间内,甲醛浓度可能会出现升高。
单独看每件家具都 “环保”,但集中摆放后,仅家具释放的甲醛就已接近国标限值,再叠加其他污染源,很容易会出现超标。
(二)误区 2:“环保家具的甲醛释放量不会变”—— 温湿度会加速释放
环保家具的甲醛释放量并非恒定不变,而是受温度、湿度影响显著:
- 温度每升高 1℃,甲醛的释放量就会增加 12% - 15%。在夏季高温环境下(室内温度 30℃),E0 级家具的甲醛释放量可能比冬季(15℃)高 1.5-2 倍;
- 当湿度超过 60% 时,空气中的水分会渗透到板材内部,与板材中的脲醛树脂黏合剂发生水解反应,加速甲醛释放。在这种情况下,环保家具的甲醛释放量也可能会突破其自身设定的“环保限值”。
这就是为什么有些家庭会出现“春秋季检测时甲醛含量合格,但到了夏季却超标”的情况—— 不是家具不环保,而是环境条件让甲醛释放加速了。
(三)误区 3:“只要家具环保,其他材料不用管”—— 辅料是隐藏污染源
不少业主在装修时,将大部分预算都投入到“环保家具”的购置上,却对墙面胶、地板胶、壁纸胶等看似不起眼的“小辅料”掉以轻心。殊不知,这些辅料恰恰是甲醛的 “隐形贡献者”:
- 劣质地板胶为了降低成本,常常会使用高醛脲醛树脂。据估算,10㎡地板所使用的胶量,就可能会使室内甲醛浓度升高 0.02 - 0.04mg/m³;
- 非环保壁纸胶(如化学胶而非糯米胶),10㎡墙面胶的甲醛释放量,可能会是 1 件 E0 级衣柜的 1.2 倍。
即便所选购的家具全部符合环保标准,但若辅料出现超标情况,两者叠加之后,依然会导致整体甲醛浓度超标,严重影响室内空气质量。

二、为什么 “全环保家具” 仍可能甲醛超标?
“全环保家具”家庭出现甲醛超标的本质,是“叠加效应”与“隐藏源头”共同作用的结果。具体来说,可归结为以下 3 个核心原因。
(一)原因 1:空间有限 + 家具密集,形成 “叠加污染”
甲醛浓度遵循“加法原则”,多件低浓度释放的环保家具,在有限的空间内会累积出高浓度:
- 以 100㎡的三居室为例,若每个房间摆放 2 - 3 件 E0 级家具(如衣柜、床、床头柜),全屋家具总的甲醛释放量可能会使室内浓度升高 0.04 - 0.06mg/m³。再加上地板胶释放的 0.02mg/m³、墙面胶释放的 0.02mg/m³,总浓度很可能会>0.1mg/m³,超过国标限值(0.08mg/m³)。
- 尤其是小户型(如 50㎡以下),由于空间狭小,家具密度更高,“叠加效应”更为明显。曾有业主 1 间 20㎡的卧室,摆放 1 个 E0 级衣柜 + 1 张 E0 级床,以及一些零零碎碎的日用品,检测后甲醛浓度大于标准值,其核心原因就是 “空间小、家具密集”。
(二)原因 2:环保家具的 “封边工艺” 可能存在漏洞
环保家具的甲醛释放量能够达标,前提是“封边工艺完整”。封边条能够有效阻断板材内部甲醛的挥发,若封边不完整(如切面遗漏、封边条脱落),甲醛释放量会是完整封边时的 3 - 4 倍。
- 很多业主购买的 “环保家具”,在运输、安装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封边破损的情况:
- 衣柜隔板的切面若未进行封边处理,就会形成“甲醛释放口”,每天会大量释放甲醛;
- 抽屉底板的封边条若脱落,局部甲醛浓度会出现大幅度提高。
这些 “工艺漏洞” 会让原本达标的环保家具,变成 “隐形污染源”,进而导致整体浓度超标。

(三)原因 3:除了家具,还有 3 类隐藏污染源易被忽视
除了家具之外,装修过程中的墙面、地面、纺织品等隐藏污染源,也会释放甲醛,与环保家具释放的甲醛叠加后,导致室内甲醛超标:
1、墙面辅料:腻子粉、乳胶漆
- 劣质腻子粉为了提升附着力,会添加“甲醛助剂”。全屋墙面(约 250㎡)使用劣质腻子粉后,可使室内甲醛浓度升高 0.02mg/m³;
- 非环保乳胶漆的甲醛含量可能超过 50mg/kg。虽然其单次释放量较低,但大面积使用后仍会形成叠加效应。
2、纺织品:窗帘、床垫、沙发套
- 深色窗帘为增强固色效果,可能使用含甲醛固色剂来固色,新窗帘未清洗直接悬挂,可能会使房间内甲醛含量增高;【延伸阅读:新家具甲醛一般多长时间消除?】
- 床垫棕垫若使用含醛胶粘合,每天释放的甲醛量,相当于 1 件小型 E0 级家具的释放量。
3、日常用品:清洁剂、塑料制品
- 部分卫生间清洁剂、厨房去油污剂,为了达到更好的清洁效果,会添加“甲醛释放体”。使用时,可使室内甲醛浓度升高 0.03mg/m³;
- 劣质塑料收纳盒为了提升柔韧性,会添加含甲醛的增塑剂。若长期将其放在衣柜中,会缓慢释放甲醛,影响室内空气质量。

三、“全环保家具” 家庭,该如何处理甲醛?
对于选用“全环保家具”的家庭而言,处理甲醛问题的核心并非“拆除家具”,而是要“控制叠加浓度 + 清除隐藏源头”。具体操作可遵循“检测→针对性处理→长效维护”这三步策略。
(一)第一步:先做专业检测,判断是否真超标
不要凭 “没味道” 判断,需要通过专业检测确定甲醛浓度:
- 选择专业检测机构:挑选具备CMA认证的机构,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流程进行检测(检测前需关闭门窗12小时,并打开所有家具柜门、抽屉);
- 明确重点采样区域:家具密集区域(如卧室衣柜旁)、墙面壁纸覆盖区、地板周边以及窗帘下方是重点采样部位,这些区域往往是甲醛容易积聚的地方;
- 结果判断:若检测结果显示甲醛浓度≤0.08mg/m³,则无需进行大规模的除醛操作,只需做好通风工作即可;若浓度>0.08mg/m³,则需进行针对性处理。
(二)第二步:针对性处理,分 “达标维护” 和 “超标整改”
依据检测结果,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案,避免盲目进行除醛操作。
1、浓度≤0.08mg/m³(达标维护):做好 3 件事,防止反弹
- 通风优先:每天开窗通风 2-3 次,每次 1 小时以上,夏季高温时(甲醛释放加速),可延长通风至 2 小时;冬季寒冷时,利用中午温度最高时进行开窗换气,避免长时间密闭;
- 封边检查:定期对家具封边进行检查,若发现封边有破损情况,可使用“水性封边胶”或“甲醛封闭剂”进行补涂,阻断甲醛释放;
- 纺织品处理:新购买的窗帘、床垫、沙发套等纺织品,在使用前可用清水(加入少量中性洗涤剂)浸泡1 - 2小时,清洗后暴晒2 - 3天,去除表面甲醛。
2、浓度>0.07mg/m³(超标整改):按 “污染源类型” 处理
- 家具叠加超标:若因家具密集导致超标,可暂时将部分非必需家具(如备用储物柜)搬到通风良好的阳台,待室内甲醛浓度降低后再搬回;或在家具附近放置“椰壳活性炭”(每10㎡放置1kg),每周暴晒 3 小时恢复吸附能力,6 个月更换;
- 辅料超标:若检测发现地板胶、墙面胶等辅料超标,需进行局部整改。对于地板胶超标问题,可在地板缝隙中注入“无醛密封胶”,阻断甲醛的释放;对于墙面胶超标问题,可喷涂“水性封闭剂”,覆盖墙面,减少甲醛的渗透;
- 封边破损:对家具裸露切面、破损封边,使用符合标准的水性甲醛封闭剂进行喷涂,形成一层保护膜,可减少甲醛释放量。
(三)第三步:长效维护,避免浓度反弹
“全环保家具” 家庭的甲醛治理不是 “一次性操作”,需长期维护:
- 定期检测:每 3 个月用国标检测盒做 1 次简易检测,每年找 CMA 机构做 1 次全面检测,确保浓度稳定;
- 设备维护:若家中安装了新风系统,活性炭滤网每 2 个月更换一次,HEPA 滤网每 3 个月更换一次;空调每年清洗 2 次,避免散热片滋生细菌,与甲醛形成“复合污染”;
- 日常习惯:使用清洁剂、化妆品时,打开窗户通风,避免在密闭空间长时间使用;塑料收纳盒不要长期放置在卧室、衣柜内,减少新增污染源。
新家全部使用环保家具,并不意味着“绝对安全”。环保家具的“低醛”特性是相对的,在有限空间内密集摆放,再叠加辅料、纺织品等隐藏污染源,仍可能导致室内甲醛超标。
正确的做法是:装修后先进行专业检测,根据检测结果决定是否需要除醛;若甲醛浓度达标,做好通风和封边维护工作,防止浓度反弹;若超标,则按照“污染源类型”进行针对性处理,切勿盲目拆除家具。只有这样,才能真正让“环保家具”发挥其应有的作用,为家人营造一个安全的居住环境。
相关推荐:

